生命的真相

(二○一九)年初,上海的作家胡軍軍找到李光弘弟兄,探求生命的真相。希望能給讀者帶來一場最深情的生死追問,也讓更多人知道基督徒對生死的態度。


胡軍軍:佛教的教義,在我看來,很大一部分在解決生死的問題,請問基督教也是如此嗎?還是更會偏向解決現世的問題。

李光弘:事實上,生死的問題是人生中最渺茫、最遙遠的問題,卻又是最現實、人人都需要面對的問題。


孔子在面對生死,只能簡單的說:「不知生,焉知死」。一位哲學家茫然的說到:「人是無可選擇的獲得生命,無可抗拒的失去生命,無可奈何的度過生命。」二者皆表現出一種無奈和無解。然而,基督徒對生死有一種了悟後的豁達與從容。


基督徒的信仰根據「聖經」,而「聖經」是神的啟示,神的說話。在生死的問題上,「聖經」的啟示,不僅解決了人現世的問題,更徹底地解決人生死的問題。


簡單的說,一個正確的基督徒,他的人生觀是:活在當下,聯於永恆。換言之,即珍惜每一刻的時間,抓住每一天的機會,活在永恆的目標下,得着永恆的價值。所以,「聖經」不只解決生死的問題,同時也解決現世與瑣碎的問題。可以說,「聖經」是先解決人類生死的問題,再解決人生現世的問題。


胡軍軍:基督教在臨終關懷方面會對臨終者有怎樣的引導?臨終者上升天堂還是下墜地獄跟他(她)的最後一念相關?還是更多與此人平生的所作所為相關?


李光弘:臨終者可以分為兩類:第一類是基督徒臨終者,第二類是還沒有信主的朋友。怎樣引導基督徒臨終者呢?


在「聖經」裏有一個基本觀念就是神呼召我們得救,神還要進一步的呼召我們得勝。甚麼意思?得救就是叫我們得着神的救恩,也就是相信這位神為我們成為肉身,為我們釘十字架,為我們流血贖罪,除去人和神的間隔,這就是神的救贖。我們相信這個救恩,我們就得着重生,也就是在我們人的生命之外,得着神的生命。


一個基督徒的重生得救可能是十年前、二十年前、五十年前,這樣的人,在他臨終的時候,我們會引導他在神面前檢視在得救之後,有甚麼今生未了的虧欠,今生不彀的地方,無法帶到神面前,面對神的審判,我們都應該即刻向主悔改,向主認罪,叫我們豫備好迎見神,這是對基督徒的臨終者。


得勝指的是基督徒在活着日子裏的屬靈成就,他是否因着遵循「聖經」的教導勝過脾氣,勝過性格的弱點,勝過對人的缺欠,這些都是他的得勝。這個得勝需要一生的努力。所以我要說的得救是一念之間,但是得勝是一生之久


基督徒臨終讓我震撼的故事裏,有一位代表性人物,他被尊稱為華人世界「紙上風雲第一人」,他是中國時報「人間副刊」的開拓者,開啟了華人報紙副刊的輝煌時代,這位就是高信疆先生。一九九六年因着信主的妻子柯元馨女士,他來聽了福音。他的妻子天天陪着他讀「聖經」,陪着他禱告。


二○○八年,他生了病,二○○九年,他終於決定受浸,歸入主的名下成為基督徒。在臨終前一個多月,我去探望他,他見了我非常高興,也很感慨的說,「李弟兄,我雖然固執,神還揀選我;現在我雖然因着身體的軟弱,氣若遊絲,但是我內在感覺到的卻是氣壯山河,因為有主住在我的裏面。」這讓我想起「聖經」在哥林多後書四章十六節的一句話,「外面的人雖然在毀壞,我們裏面的人卻日日在更新」。高信疆弟兄臨終為主作了美好的見證。


對於不是基督徒的朋友,他們的臨終從我們的眼光來看,是更加迫切。因為時間就是機會,最後這一段活着的時間是最終的關鍵時刻,叫他有機會可以來得着神的救恩,救贖。


成為基督徒,他只要相信接受,種下生命的種子,就成為他得救的根基,進入神的國,進入神的家,有分於神家一切的豐富。雖然晚,還是趕上了。


「聖經」中最強的例子,就是當主耶穌釘在十字架的時候,有兩個強盜和祂同時被釘,其中一個強盜就是在他臨終的幾個小時,最後的一念之間改變了。我們都知道這一念之間的改變,在「聖經」裏說就是悔改。


甚麼是悔改?就是觀念的轉變。從沒有神,改變成有神,從好多神改變為承認獨一的真神,從不要神改變成相信祂、接受祂。所以當這位強盜說:「主啊,當你的國降臨時,求你記念我。」(路廿三42)「聖經」裏給我們看見,到樂園就是得救的象徵,所以這是他在臨終的,最後一個開口抓住機會,一念之間相信主了,就成為他永遠的救恩。

胡軍軍:佛教裏提供了「涅槃」這樣一個概念,是煩惱永斷、超越生死、圓滿自在的一種境界,請問基督教義裏面也會有相似的理念,引導基督徒們走向一個圓滿的終極目標嗎?


李光弘:關於佛教裏的「涅槃」,我的理解不多,它所提供的概念是煩惱永斷、超越生死、圓滿自在的一種境界。我聽了非常佩服。在基督徒的信仰中,的確是提供了一條道路,讓基督徒能在「活着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」的實踐中,走向一個圓滿的終極目標。在這點上我可以作一點分享。


「聖經」告訴我們,人的煩惱是永遠不斷的,會陸續發生,只要作人,活在地上,盡責任,就有煩惱。然而,「聖經」提供了一個祕訣,要將憂慮卸給神:「應當一無罣慮,只要凡事藉着禱告、祈求,帶着感謝,將你們所要的告訴神,神那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,必在基督耶穌裏,保衛你們的心懷意念。」(腓四6~7)


「聖經」啟示我們,人生可以達到一種境界,叫作「福樂人生」,我們的「心歡喜、靈快樂,我們的肉身也安然居住。」(詩十六9)


因為神「必將生命的道路指示我;在祂面前有滿足的喜樂;在祂右手中有永遠的福樂。」(詩十六2)真正滿足的喜樂和永遠的福樂,乃是這位永生的神自己;祂指引給人類的路,就是活在祂面前。這位神滿足了人靈、魂、體三部分的需要。因此,這樣的人生稱作「福樂人生」。


不僅如此,「聖經」啟示我們,當人們享受這樣福樂人生的同時,必須作一個報佳音,傳好信息的人,去向普世的人傳揚這樣的福音,這就是向世人宣揚神悅納人的禧年。


這個禧年意義非常深遠、完美。一言以蔽之,禧年生活就是「無憂無慮、無牽無掛、無缺無乏、無病無災,甚麼難處都沒有,一切都是好處。」因此是「一切應心、萬事如意、逍遙自在、狂喜歡騰」。這就給你看見,基督徒那圓滿終極的目標。


胡軍軍:您是何時開始接觸基督教的?是甚麼樣的機緣讓您決定終身奉獻傳播福音?


李光弘:我生長在臺灣,家裏信奉傳統宗教,佛像非常的多,其中還有印度原裝進口的。然而,我母親每次拜拜時,總是拿着香,向着這些神明說:「真神請你來用飯,如果是假的,請你不必來。」換句話說,她是要尋求一位又真、又活、又公義的神。


有一天,我和哥哥在公共汽車上,收到一張基督徒發的福音單張。我隨手放在口袋裏。母親洗衣服時發現,拿起來讀,是個佈道大會的邀請,於是帶我們同去聽福音。永遠不會忘記一九六三年二月,我們全家四口—父、母、兄、弟—一同去參加了佈道大會。在三天信息的傳揚裏,我們認識了主,三月二日受浸接受了福音,從此全家有一個生命奇妙的大改變。


我母親有嚴重心臟病,信主之後竟然越來越健康,藥也越喫越少。親戚因着我們的見證,陸續信主的總共超過一百五十位。多麼奇妙,一張福音單張竟然改變了一個家族。


至於甚麼樣的機緣讓我決定終身奉獻傳福音呢?我從年輕信主,到現在五、六十年了。常常因着聚會、藉着禱告、藉着追求,一再的更新變化,看見神在我身上是有旨意有託付的。


「聖經」可以用三個字概括:「來、去、來」!來,就是來到主面前領受恩典。去,就是為主去到人中間傳揚福音。最後一個來,就是迎接主回來。


一九七七年,在一次萬人特會中,帶領的弟兄呼召我們有心志的年輕人,接受「來、去、來」這麼重要的使命。我當下就作了承諾。這四十二年的時間,只要有需要,我就飛到世界各地,傳揚福音,帶人得救。


胡軍軍:在您這麼多年的佈道生涯裏,有哪些讓您難忘的經歷?除了讚美,也有受辱的經歷嗎?


李光弘:我承認多年的佈道生涯裏,我得到的讚美多過受辱。受辱多半來自傳揚福音的不禮貌、不友善的回應。我從不生氣,只會告訴他,從前我也是這樣,因為我們對這位天地的主不彀瞭解,通過解釋說明通常都能化解尷尬。


多年佈道生涯中確實有許多難忘的經驗。


第一個故事,發生在一九七七年。我剛剛開始全職佈道工作,有一次我在臺上傳揚信息,看見台下一位大我兩三歲的青年人,認真的聽講,當時我裏面就有聖靈的引導,催促我會後和他接觸,一散會我就立刻邀一起傳講的同伴去打招呼。沒想到這位先生非常激動的回應:「從今以後我要留在這裏聚會了!」我心裏非常驚訝,怎麼一個問候,得到這麼熱情的回應?他告訴我,他搬到這裏五、六個月,向神禱告引導他到對的地方聚會。他去過好幾個地方都不適應,今天來到這裏,他聽了非常有收穫,就向主禱告:「如果這是你要我來聚會的地方,求你會後讓信徒來跟我打招呼,我就留下來。」後來又補了「最好是臺上那兩位!」沒想到臺上兩位一散會就到他面前問安,他認為這是主的引導,之後他就在我們中間聚會。


二十年後,他成為基督徒工商團體的理事長,特別邀請我去傳一場福音,現場都是工商界的成功人士。我講的信息叫作「福樂人生」,沒想到這篇信息的錄影,後來廣被傳播,尤其是中國大陸,聽說有百萬人得助益。現在網路上,「福樂人生」還是有很多人受惠。


聆聽聖靈的聲音和引導是何等的重要


第二個故事,是在我到加拿大佈道的時候,一個朋友打電話告訴我,他的好友的父親、一位五十幾歲,多年嚴重失眠,一天睡不到兩個小時,萬念俱灰,想要結束生命,問我可不可以為他按手禱告?我的原則是人有要求,我們就要憑藉愛心、靠主恩典去為他禱告。就在和他見面的餐廳我向主禱告:「主,你是創造的神,當有人軟弱,你能修補,你造人你也能醫治人。主啊,他睡不好,求你作他的安息,求你醫治他失眠的情形…」。奇妙的事發生了,那天晚上他一夜睡到天亮,連着一周每天睡得香甜。他喝茶之後一樣睡得好,後來喝咖啡也一樣睡得好。半年之後他回臺灣探親請我喫飯,稱呼我是他的救命恩人,我立刻告訴他:「不是我,乃是主。主藉着我為你禱告,把祝福帶給你,所以你要把榮耀歸給主。」


第三個故事,發生在馬來西亞,我到東馬的古晉傳福音,東馬我已經跑了二十九年,去了一百多次,一場上千人的佈道大會中,我用一個小小的比喻說到這位神是造天地的主,好比說,看見房子知道有建築師,看見整個宇宙知道有一位設計師。


大科學家牛頓曾經在實驗室裏作了一個太陽系的模型,曲柄一拉,整個模型就會轉動,牛頓的一位科學家朋友哈雷,稱讚這個設計太妙了,問是誰設計的,牛頓回答:「沒人設計,是自然有的!」哈雷說不要跟我開玩笑,牛頓立刻話鋒一轉告訴他,連這個小模型你都相信有一個工程師設計,為甚麼不相信宇宙太陽系的運轉,有一位造物主管理創造呢?哈雷立刻茅塞頓開,歸向真神。講完信息,一位高中的校長當場站起來接受福音,他見證自己從小都在尋求「到底有沒有神」的答案,牛頓的故事,讓他在信仰上有了重大突破。

第四個故事是,一位朋友從日本打發人來說,希望從我這裏拿到一些錄影帶或CD,因為他的太太重病。在最消沉的時候,聽到我過去佈道的信息非常受激動,好像人生有了盼望,希望能帶多一點回去。我記得大概給他十多卷,聽說他太太就藉着這些錄音帶度過了人生的末期。


另外一位洗腎二十年的病人,因為一洗腎就要花四個小時,覺得非常痛苦難耐,有人介紹他在YouTube上看我的信息,他一邊洗腎一邊享受生命的供應,讓他大得安慰。最近我在美國,有人帶一位姊妹來見我,親自跟我作見證,她本來已經病入膏肓,醫生認為時日不多,就在這時候,拿到我佈道的信息,聽了以後得着加力,慢慢地,身體竟然好了起來,連醫生都驚訝。


胡軍軍:我讀到您的故事,說您小時候非常恐懼死亡。現在還會嗎?還是可以完全坦然面對死亡了?您怎麼看待死亡這件事?


李光弘:我現在面對死亡沒有任何的恐懼,但是會擔心。我小時候非常懼怕死亡,因為不知道死亡到底是甚麼,我害怕失去我身邊所愛的人,也擔心失去愛我的人。


但是自從認識神,信主以後,我就沒有這個懼怕了。死亡是今生的結束,也是豫備來生的開始。擔心是因為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豫備好了?是不是彀資格迎接這位造我的主。


「聖經」說:「你當豫備迎見你的神!」(摩四12)我就怕,當我迎接祂的時候,該豫備的沒有豫備好,生命不彀成熟。


胡軍軍:我一直好奇上帝只拯救信祂的人嗎?難道對不信者就放棄了嗎?上帝不是應該愛每一個人嗎?


李光弘:我們先討論一下「上帝」這個詞,在「聖經」翻成中文譯本的時候,有兩種翻法,一個是翻成「上帝」,另外一種是翻成「神」。翻作「上帝」是比較符合中國人的領會,但是原文裏面其實就是一個字,Elohim意思就是這位大能者、創造者、全能者。


您問道為甚麼神只拯救相信祂的人,不相信就不能蒙拯救呢?首先,我們要知道神愛每一個人,這是確定的,「聖經」說神就是愛,在「約翰福音」三章十六節,耶穌基督親自對人說:「神愛世人,甚至將祂的獨生兒子賜給他們,叫一切相信祂的就不至滅亡,反得永遠的生命。」這句話說盡了神愛的全部。


但是得着這「獨生子」有條件,就是要藉着人的「相信」,就像我們相信陽光,享受陽光一樣,你要相信祂,接受祂,你就享受祂在我們身上產生的救恩,一方面叫我們得到永遠的生命,一方面叫我們脫離最後的審判。


今天神把這生死禍福的道路已經陳明在我們眼前,選擇權在我們,抉擇在我們,所以我們要有對的抉擇。


胡軍軍:我想請教您,當您題到神的時候,這位神是一位神還是有眾多的神?


李光弘:我所題到的這位神,就是「聖經」中所題起的這位神,這位神啟示我們,祂是獨一無二的神,祂是造天地獨一的主宰。祂說除了我以外再沒有別的神,我是全知、全能、全豐、全足的神。我是有旨意、有目的、有計劃的神。我所題的乃是這獨一無二的真神。


胡軍軍:我相信一位虔誠的教徒一定會認為他(她)的生命是個奇蹟,而且似乎受到某種召喚,我自己經常有這種感覺,您會有這種感覺嗎?可以從您的人生經歷中分享一、二嗎?


李光弘:生命的存在就是一個奇蹟,我們從父母得着了生命,這是一個人最大的奇蹟。生為一個基督徒我們更知道,從神而生稱作重生是宇宙中最大的奇蹟,這個奇蹟叫我們得着神而成為神人,得着基督而成為基督人也成為基督徒。


關於經歷奇蹟中的召喚,最明顯的一次就是我成為基督徒的那一天,當我聽見了福音受到極大感動而激動,這份明顯的召喚,讓我答應成為基督徒。


第二次就是我在信仰上漸漸成熟的時候,發現價值觀改變了,我的人生的走向應該有調整,這時候我又得着了祂的召喚,決定終身跟隨祂,以傳揚福音為我一生的職志。


胡軍軍:雖然我是名佛教徒,但每次造訪歐洲的鄉村,我幾乎會進去每一座教堂,我尤其鍾情中世紀的小型教堂,那種氛圍靜謐而神聖,讓人不得不承認信教是件多麼美好的事情。請問您也會去佛教參觀嗎?您能接受在佛教裏面燃香禱告嗎?


李光弘:我想幾乎所有到歐洲去的朋友,都很喜歡參訪各式建築美麗的教堂,尤其中世紀的小教堂靜謐的氛圍特別叫人感動,油然升起敬畏的心。藝術的氣息,美好的天籟詩歌,都叫人嚮往,我也不會錯過。


在我年幼的時候也常有機會參觀很多的寺廟,當然也在裏面燃香禮佛,這些事情等我成為基督徒以後,就不會再這樣作了。


胡軍軍:佛教對眾生的富貴貧賤,對世間的天災人禍,通常用業力使然,因果緣起來解釋。那麼,基督教如何來解釋這人世間種種的不平等、不完美,和舉目可及的苦難?


李光弘:人世間為甚麼有許多的苦難不幸?「聖經」直接點出三個原因:


第一個原因,就是由於人類的墮落。自從人類墮落以後就產生了外面環境的改變,就產生了苦難。神造人的時候是把人放在伊甸園裏,是一個快樂的園子,讓我們心境也得着安息,但是因着人的墮落,就有了病痛死亡、天災人禍。


第二個原因,就是宇宙中有一位神的對頭叫作撒但,撒但的目的就是讓人背叛神。


第三個原因,神要藉着苦難來成就祂的美意,因為祂是這位萬靈的父,要來管教我們,好叫我們得益處,所以,「聖經」有一句話,「萬有互相效力,叫愛神、敬畏神的人得益處。」(羅八28)。


胡軍軍:聽說基督教也有類似佛教禪宗靜坐冥想的儀式,請問你們如何稱呼它?在這個過程裏,你們會使用甚麼手段來達到豫期的效果?比如佛教打坐普遍會以觀照呼吸的手段來控制妄念,從而達到心物一元的境界。


李光弘:從外面看,靜坐冥想似乎很像;其內涵完全兩樣。「聖經」所說的,是安靜在主面前,親近神,與神來往交通。


用「聖經」的話說,就是進入至聖所,進入全人最深處的靈裏,與神交流,與神交通,這是我們安靜的方法。人是很不容易安靜的,許多時候即使外面靜下來,腦子還在轉。這時,「聖經」告訴我們,可以呼求主名。當你呼求主耶穌時,你的心就專注了也安靜了。


胡軍軍:這是不是我們說的禱告?


李光弘:對了,實際上就是禱告。禱告是個人的、親密的、情深的,「聖經」裏最寶貝的。神不只要我們說我信你,我敬拜你。神最喜歡的一句話是:「主耶穌我愛你!」「聖經」一再說:「你們要全心、全魂,全心思並全力,愛主你的神。」(可十二30)


胡軍軍:我是否可以這樣理解,耶穌是通過受苦之路,替人類完成了救贖。救贖是基督教裏很重要的詞彙。請問一個基督徒如何來完成這場救贖?這會有助於面對生死嗎?


李光弘:救贖不只有助於面對生死,其實就是面對生死,解決了生死的大問題。


救贖的工作,基督已經完成了,等待基督徒接受並享用。所以在基督救贖的事上,基督徒只需要配合接受,接受就形同裝上開關,從此以後,基督徒只要打開開關,接上屬天的電流,就能夠享受基督救贖的一切功效。


基督在釘十字架之前,看着釘祂十字架的人講了一句話:「父啊,赦免他們,因為他們所作的,他們不曉得。」(路廿三34)最後要斷氣的時候,又大聲喊着說:「成了!」成了甚麼呢?是成功了基督救贖的計畫。在舊約時代,神是用羔羊來作我們的代替,但是當祂來的時候,施洗約翰介紹祂說:「看哪,神的羔羊,除去世人之罪的。」(約一36)

在舊約時代,羊只能遮蓋我們的罪,牠沒有資格除去罪。牲畜的生命,怎麼能彀取代人的罪呢?但是,這位神的羔羊,祂是神,是神來成為人,祂有資格來代替人的罪。祂的救贖,不只是代罪,而是除罪。因為神藉着祂所成功的救贖,使我們彀資格來領受神的生命,並勝過死亡。


胡軍軍:當您的生命到最後一刻,您有十足的把握和信心得到主的接引嗎?


李光弘:在生命的最後一刻,我當然有十足的信心和把握知道主必來迎接我,因為我們一生中已和主兩個生命成為一個生命,所以「聖經」說,現在活着的不再是我,乃是基督在我裏面活着。而且神的靈與人的靈,二靈已經調成一靈。所以當我結束生命,到主那裏的時候,我是與主同歡聚。


胡軍軍:作為一個宗教工作者,您在傳教方面有甚麼心願和期許?


李光弘:對我來講,我不是一個宗教工作者,而是一個耶穌基督的門徒。這信仰是我人生的意義、目標和價值。「聖經」告訴我們有基督不是基督教,有神不是甚麼怪力亂神。


我承認並且喜樂,我是個全職在地上為着神的話而努力的人,這遠遠超越宗教的範圍。我個人只有一個心願,就是效法新約中使徒保羅的態度,他說他不違背那從天上來的異象,這異象就是要將這歷世歷代隱藏在創造萬有之神裏的奧祕,告訴人!我對自己最大的期許,就是我所聽見、所追求的真理,能彀成為我所相信、所經歷、所活出的見證,讓人可以在我身上看見並得到神所應許的福樂人生。


胡軍軍:如果有一些人,從來沒有聽過「聖經」,您會怎樣向他們介紹這本偉大的經典?


李光弘:我要說,「聖經」所以是偉大的經典,因為「聖經」是神的啟示,神的說話,神所默示的


「聖經」在原文裏是 THE BOOK—那書,是一本獨特的書。它的獨特在於「聖經」是全人類億萬本書中,惟一能彀通過六項考驗,證明它是神的話的書。


第一,這本書說明作者是神自己,這本書兩千多次告訴我們是神寫的,是神說的。


第二,這本書的道德律高過所有的人類道德,它注意人裏面的動機勝過人外面的行為。


第三,這本書如果是神說的話,它一定會說明創造的由來、人類的起源和天地萬物將來甚麼樣的結局,這本書也都說明了。


第四,這本書如果是神的話,應該很容易讓人取得的,也很容易讓人讀懂,這本書幾乎已經翻譯成所有人類的文字,總共是兩千兩百十二種,不但普及而且容易懂,只要是小學程度都能明白。


第五,這本書如果是神的話,就有豫知的大能,它能知道將來要發生的事,所以它會有許多的豫言。這本書的豫言占了全書三分之二篇幅,牽涉到一千九百多項的豫言,在這兩千多年的歷史中一一應驗。其中最受人類矚目的,就是關於以色列的豫言。


「聖經」豫言以色列亡國,公元前六〇六年亡國了。豫言復國,以色列在公元一九四八年復國了。其次,豫言耶路撒冷的回歸,這件事也在歷史中成就了。其中還有一項還沒有應驗,就是聖殿要重建,指日可待!


第六,如果「聖經」是神的話還要通過一個考驗就是它應該要說明神對人的旨意,「聖經」也有清楚的說明。


胡軍軍:您認為耶穌基督降生在這世界最重要的意義是甚麼?


李光弘:耶穌基督降生在地上,最重大的意義有兩個:第一是成功救贖,來作代罪的羔羊,為我們釘死十字架,流血除去人的罪。第二個,要達到神在人身上一個終極的目標,就是叫人得着神那神聖、永遠、不朽壞的生命。


胡軍軍:在「聖經」裏面,是否有勸慰人減少死亡恐懼的篇章?您會如何在現實世界裏,勸慰基督徒們如何面對生死,平靜而理性的面對死亡?


李光弘:我認識好多長輩,特別是那種得勝又成熟的基督徒長輩,他們安息時那種尊貴和從容,那種安詳和平靜,令人讚賞。我經常會去參加安息聚會,每次都帶着無限感動細讀那個人的一生。


從沒有主到有主,從虛空到滿足,從滿足到平靜安穩,從平靜安穩到追求生命的長大、真理的裝備,末了達到人生的成熟;這樣的生命常常令人淚流會場,深深讚歎。


我親愛的母親九十三歲安息主懷。她走之前我們告訴醫生,不要任何侵入式治療,讓她安詳平靜的離去。「聖經」說,論到睡了的人,就像論到過世的基督徒。論到那些睡了的人,我不願意你們無知無識,像不信的人一樣哀傷過度,好像沒有指望的人。甚麼叫睡了?就是還要醒過來。我們有這一位神復活的生命,我們纔有醒過來的把握。


所以在安息聚會裏,要對一些親明好友叮囑題醒,要藉着這樣的機會,盼望他們也能得着這永遠的生命。這樣將來我們就可以在神面前一同歡聚,這就是「聖經」所說來生的篇章。


胡軍軍:您對安樂死怎麼看待?


李光弘:我的舅媽告訴我,她的孩子們在父親病危時說,無論作甚麼只要讓爸爸多活一天,大家都樂意,哪裏知道這是建築在爸爸的痛苦上。


所以若是問我,我要說讓人能彀安然過去纔是最理想的。但甚麼叫作安樂死?連法律都不敢輕易界定。一不小心就被人為操縱,甚至被拿去當作殺人工具。


生命的真相 ( 一 )

生命的真相 ( 二 )

生命的真相 ( 三 )

生命的真相 ( 四 )

生命的真相 ( 五 )

李光弘(Livingstone Lee)弟兄:一九四八年生於臺灣臺北。自一九七七年蒙神呼召後,弟兄竭力主前。弟兄現服事於臺北市召會,是臺灣福音工作全時間訓練中心以及壯年成全班教師。

因主的憐憫和恩典,藉着他的口,主使多人得救。

弟兄的主要分享內容有:

福音系列」—「面對人生困境 尋找人生出路」、「福樂人生」等。

短篇信息系列」—「喫生命樹 走生命路」、「生命長大所需要的學習與對付」、「從『約瑟的一生』與『約瑟的兩個夢』所得的啟示與應用」等。

基礎造就系列」—「基督徒正確的為人」、「經歷神的祕訣:認識靈與操練靈」等。

胡軍軍一九七一年生於上海,浙江紹興人,九○年代生活於北京,從事詩歌繪畫創作,一九九五年獲「劉麗安詩歌獎」,有八年留美經歷,現定居上海。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水深之處網站

神的能力,並不在人的剛強上,而是在人的軟弱上顯得完全!

舊約─在人不能;新約─在神凡事都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