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表文章

禱告第一面的意義

對於國度生活緊要的禱告 馬太福音六章 9所以你們要這樣禱告:我們在諸天之上的父,願你的名被尊為聖, 10願你的國來臨,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,如同行在天上。 11我們日用的食物,今日賜給我們; 12免我們的債,如同我們免了欠我們債的人; 13不叫我們陷入試誘,救我們脫離那惡者。因為國度、能力、榮耀,都是你的,直到永遠。阿們。 路加十一章 一至十三節 6.教導禱告 十一1~13 1耶穌在一個地方禱告,禱告完了,有一個門徒對祂說,主阿,教導我們禱告,像約翰教導他的門徒一樣。 2耶穌說,你們禱告的時候,要說,父阿,願你的名被尊為聖,願你的國來臨。 3我們日用的食物,天天賜給我們; 4赦免我們的罪,因為我們也赦免凡虧欠我們的人;不叫我們陷入試誘。 5耶穌又說,你們中間誰有一個朋友,半夜到他那裏去,說,朋友,請借給我三個餅; 6因為我有一個朋友行路來到我這裏,我沒有甚麼可以給他擺上。 7那人在裏面回答說,不要攪擾我,門已經關閉,孩子們也同我在牀上了,我不能起來給你。 8我告訴你們,雖不因他是朋友起來給他,但因他情辭迫切的直求,就必起來,照他所需用的給他。 9我又告訴你們,求,就給你們;尋找,就尋見;叩門,就給你們開門。 10因為凡求的,就得著;尋找的,就尋見;叩門的,就給他開門。 11你們中間作父親的,誰有兒子求魚,反拿蛇當魚給他? 12或求雞蛋,反給他蠍子? 13你們雖然不好,尚且知道把好東西給兒女,何況天上的父,豈不更將聖靈給求祂的人麼? 但我們要堅定持續的禱告。( 使徒行傳六4 上) 信息選讀: 當我們把自己禱告到神裏面,我們就能接受祂的豐富作我們的供應。 一個為主用的人,定規是一個禱告的人。禱告第一面的意義,就是用靈接觸神,吸取神,將全人調回靈裏與神交通。當我們這樣接觸神,吸取神,與神交通時,神就有機會把祂自己啟示在我們裏面,灌輸到我們裏面。神這樣流通到我們裏面,我們的心思、情感和意志,就逐漸有神的調和,以致神能將祂的心意向我們開啟,使我們明白祂的旨意。同時,當神在我們裏面這樣運行並作工時,我們身上的弱點、錯誤、攔阻、難處等,就會蒙祂指點出來,並被祂挪去。所以,禱告第一面的意義是接觸神,摸著神,讓神有機會與我們調和,消除我們一切的難處。 故此,每逢我們到主前禱告,不該先為任何事向主祈求,乃當先把全人調回靈裏,把整個人擺在主的面光中,等候主來運行、光照、啟示、塗抹、灌輸、調...

背十字架-負主的軛,跟主學

圖片
  腓二6 -7「祂本有神的形狀,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之珍,緊持不放,反而倒空自己,取了奴僕的形狀,成為人的樣式 」 何謂背十字架 ?就是在我們自己的地位上負神給的軛。我們想自己的環境不好,最好換一換,這就是不願意負軛。 有時,神將相反的人擺在一起,把細心的人和粗心的人,剛強的人和軟弱的人,康健的人和患病的人,聰明的人和無知的人,急性的人和慢性的人,愛潔淨的人和不大整潔的人擺在一起,叫彼此作對方的軛,叫彼此都有機會彰顯他們 從主所得的恩典,發表基督的性情 。 我們如果掙扎,就沒有安息。我們若對神說,我們願意負軛,我們肯絕對順服,我們就有安息和喜樂。 今天基督徒所以不能作美好的見證,就是因為抵擋神的軛,在環境裏奮鬥掙扎,想換一個光景。豈知基督徒的品格,只能在這種光景中顯出來。我們最高的生活,就是歡迎每一件我們所不歡喜的事,對神說,『我感謝你,因為這是你的軛。父阿,是的,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,』我們就有快樂。 主耶穌的境遇雖是可怨歎的,但祂並沒有怨歎,沒有打算調換;祂只順服,所以祂能快樂,所以祂有安息。(文/《倪柝聲文集 兩個安息 》)   馬太福音 十一 章 28 ,29節  基督徒的兩個安息' 11:28 凡勞苦擔重擔的,可以到我這裡來,我必使你們得安息。 11:29 我心裡柔和謙卑,因此你們要負我的軛 (父的旨意) ,且要跟我學,你們魂裡就必得安息; 水深之處筆記連結

水深之處筆記連結

水深之處筆記 主阿,我不知道如何禱告或禱告甚麼。 為何喜樂的心是良藥  我們若在祂死的樣式裏與祂聯合生長,也必要在祂復活的樣式裏與祂聯合生長。(羅馬書六5) 我們白白的得稱義 【星空夜語】不平安時,安慰人的話 作家胡軍軍找到李弟兄,探求 生命的真相

主阿,我不知道如何禱告或禱告甚麼。

圖片
  有多少事是力不能勝,無法擔負 有多少時候是憑靠自己不能度過 不要心煩意亂,停下來與主談談 太複雜的事交給神,憑靠祂承擔責任 當我們不知道如何禱告時 嘆息就是禱告最好的路 許多時候最好的禱告是說, 『主阿,我不知道如何禱告或禱告甚麼。』 在我們的歎息裏,那靈也歎息,為我們代求 當那靈為我們代求時,父神就應允 安排我們的環境,使萬有互相效力,叫我們得益處 羅馬書八26 「況且,那靈也照樣幫同擔負我們的軟弱;我們本不曉得當怎樣禱告,只是那靈親自用說不出來的歎息,為我們代求。 」 🌱🌱🌱 水深之處筆記連結

為何喜樂的心是良藥

圖片
  為何喜樂的心是良藥 『喜樂的心乃是良藥』,是聖經中一句有名的話,但您是否知道,根據醫學研究,這句話不僅是一句勸勉的話,更是一句千真萬確、符合科學證據的話! 東方人很早就注意到心理影響生理的現象,所以在中醫的處方中有許多是『身心兼顧』的。而近代西方醫學也發現許多病是『心身症』,例如:偏頭痛、心肌梗塞、胃潰瘍、腸躁症等。每當情緒惡化時,病情也加重;加上現代社會步調快速,壓力大、緊張、焦慮,失眠的人比比皆是。   近來醫學在腦神經方面的研究有長足的進步,逐漸解開大腦的神祕面紗。研究發現,大腦中除了數以億計的神經纖維彼此縱橫交錯外,神經纖維與神經纖維之間,更藉著十分複雜精密的神經傳導物質,彼此聯絡訊息。這些神經傳導物質在大腦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;多巴氨負責管理動作協調及思考運作,少了會得帕金森氏症,多了會得精神分裂症;腦內嗎啡有止痛及安定情緒的效果;而腦內也有正腎上腺素及血清氨素的荷爾蒙,若缺乏會得憂鬱症。   此外,在大腦中有一個組織叫做 杏仁核 ,它是推測中的情緒中樞,因為實驗的動物或腦傷病人在被切除杏仁核後,都會變得情緒呆板而無變化。在大腦中另有一個組織叫腦下垂體,它是全身的內分泌總管;在它上面,又有一個組織叫做下視丘,它是全身自律神經的中樞,體溫、飢餓或飽足中樞等都是由它控制;而它和杏仁核及腦下垂體間,都有著神經高速公路聯繫著。所以,當人肚子餓的時候會情緒不好,而當人生氣的時候,因血中腎上腺素分泌增加而血壓上升。可見身體和心理(情緒)是互相影響的。   由上可知,透過腦神經彼此間的作用,以及腦中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,就將我們的身體和心理作用成一個整體,彼此是不能分割的。在臨床上,醫生們也嘗試運用一些藥物來改善一些情緒障礙。   然而,早在四千多年前,所羅門王就發現這個事實:『喜樂的心乃是良藥,憂傷的靈使骨枯乾』( 箴言十七 22 )。當我們的心一直是平安喜樂的,透過腦神經及腦內各種神經傳導物質的作用,就能使身體處在一個和諧舒適的光景中,而『百病不侵』,甚或『不藥而癒』。但問題就在為何我們常求喜樂的心而不可得?難道我們的一生就這樣憂憂愁愁、悲悲慘慘?還是有甚麼拯救能使我們能免去這樣的結局?   約翰福音三章十六節 說:『神愛世人,甚至將祂的獨生子賜給我們,叫...

我們若在祂死的樣式裏與祂聯合生長,也必要在祂復活的樣式裏與祂聯合生長。

  我們若在祂死的樣式裏與祂聯合生長,也必要在祂復活的樣式裏與祂聯合生長。(羅馬書六 5 )   信息選讀: 基督是神穿上了肉體。祂就是神、人二者調在一起的一位,神的一切都居住在祂裏面,人的一切都掛在祂身上。神而人者的基督,有一天,到十字架上受死,祂在十字架上所釘死的,乃是祂穿著的肉體,也就是祂所穿的這人。基督這一個死,解決了祂所穿著的肉體,使在祂裏面那神的生命,榮耀的生命,釋放了出來。基督在十字架上的死,一面解決了人這一面所有的難處,將人身上那些屬乎人的,成為難處的,都解決了;另一面,更將祂裏面的神釋放出來,把那些屬乎神,屬乎靈的,統統釋放出來。基督的死就是把屬人的統統解決了,基督的復活就是把屬神的統統釋放出來。屬人的解決了,屬神的釋放出來,這叫作基督的死和基督的復活。   基督復活後,成為那靈;祂作為靈是無所不在的。只要任何人求告祂,相信祂,祂的生命就會進到人裏面。祂這靈進到人裏面,也住在人裏面,人裏面馬上有了祂,有了祂的生命,並且與祂聯結成為一靈。這時,祂的死就是那人的死,祂的復活就是那人的復活;因為那人已經與祂聯結。   羅馬六章五節說,我們在祂死的形狀上與他聯合生長;祂的死解決了我們人的成分,我們的驕傲、脾氣、天然、肉體;祂的死專一的解決了所有出乎人的東西。所謂神的救恩,就是告訴我們,我們這人已在十字架上解決了。這實在是天地間的一件大事。普天之下,沒有一個方法能解決一個人的問題,比死解決得更徹底。什麼都不能解決的,一死就解決了。   我們都有這樣的經歷,發脾氣後都很懊惱,巴不得能快快解決脾氣的問題。事實上,解決脾氣最好的路就是死;只要一死,就不再會發脾氣。要作不發脾氣的丈夫或妻子,只有死。孔子不能幫助我們,蘇格拉底不能幫助我們,王陽明也不能幫助我們,最好的解決之道,就是死。無論是家庭裏的夫妻問題、孩子問題、或公司裏的同事問題,我們一切問題的解決方法只有死;死,一切就了了,就什麼麻煩也沒有。死是一個大釋放,死是最好的解決之法。   主耶穌的死和祂的復活,乃是一個完整的救恩。神所給我們的救恩就是基督加上祂的死,再加上祂的復活。我這個人是已經與神的兒子同釘十字架,已經在基督裏被解決,過去了。我的壞解決了,我的好也解決了,我這一個人在基督的死裏結束了。 ...

我們白白的得稱義

圖片
羅馬書寫作的背景與因信稱義 羅馬書三  23 -24   23   因為眾人都犯了罪,虧缺了神的榮耀,   24   但因神的恩典,藉著在基督耶穌裡的 1 救贖 ,就 2 白白 的得 3 稱義 。     24 節   註 1:  意出代價買回。人原是屬於神的,但因著罪失喪了。神的聖別、公義和榮耀,對人的要求太大,人無法履行。但神藉著基督為我們付了極重的代價,重新得回我們。基督死在十字架上救贖了我們,(加三 13 ,多二 14 ,彼前二 24 ,三 18 ,)祂的血為我們成就了永遠的救贖。 (彼前一 18 ~ 19 。) 24 節   註 2:  基督既為我們的罪付了代價,並在祂的救贖裡履行了神對我們一切的要求,神就必須因祂自己是義的,而白白稱我們為義。這是因著神的恩典,不是因著我們的行為。 24 節   註 3:  稱義是神照著祂義的標準稱許人。神能這樣作,乃是基於基督的救贖。 🌱🌱🌱 稱義是神照著祂義的標準稱許人的行動。 祂的義是標準,我們的義不是。…神的義有多高?它是無限的!你能照著你自己的義得神稱許麼?這是不可能的。雖然你也許與每個人—你的父母、你的兒女、和你的朋友—都是對的,但你的義絕不會在神面前稱義你。你也許照著你義的標準稱義自己,但那不能使你照著神的標準得祂稱義。我們需要因信稱義。在神面前因信稱義,意思就是我們照著神義的標準得神稱義。 神怎能這樣作?祂能這樣作,因為我們的稱義是基於基督的救贖。基督的救贖應用到我們身上,我們就得稱義。若沒有這樣的救贖,我們就不可能得神稱義。救贖是稱義的基礎。 不是神先稱許我們,乃是我們先稱許神 羅馬書生命讀經 第五篇、神的稱義之法 新歌頌詠97 標明 補充本1002 經歷神生機的救恩 第一篇 神的救恩 【經節】 1. 耶和華阿,我向來等候你的救恩。(創49:18) 2. 祂的救恩,誠然與敬畏祂的人相近。(詩85:9上) 3. 還要藉著各樣的禱告和祈求,接受救恩的頭盔。(弗6:17上) 4. 所以,那藉著祂來到神面前的人,祂都能拯救到底;因為祂是長遠活著,為他們...